热门搜索: 美国英国原油  |  欧元美元走势
FW融语财经欢迎您!| FinanceWord(https://www.cjwzzx.com/)
关于我们| FW融语投资大师邮箱:qa@fiword.com| FW融语价值投资手机版

价值投资

风险提示: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平台经纪商的相关信息查询,致力于提供更多财经资讯分享,完全公益不构成任何参考意见,请自行甄别相关信息并对其负责。

资讯专栏

提供全面及时的外汇资讯,及各国主要外汇行情,还包含外汇评论 ,外汇理财,外汇行情分析,外汇策略,外汇指标。

资讯专栏|News

中国央行眼花缭乱的货币政策工具,你真的懂吗?

作者:刘洋阅读:发布时间:2018-08-07 19:01:39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一般明确单一、传导机制透明,而中国央行的政策工具复杂多变、传导机制模糊,二者截然不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容易让市场理解和接受,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往往让人琢磨不透,让市场难以“读懂”。

一直以来,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因为美联储的决策将会影响到全球的资产价格。随着中国逐渐发展为第二大经济体,全球金融人士的目光也投向了中国央行,关注中国央行的货币决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体系的货币流动。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一般明确单一、传导机制透明,而中国央行的政策工具复杂多变、传导机制模糊,二者截然不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容易让市场理解和接受,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往往让人琢磨不透,让市场难以“读懂”。

投资者关注美联储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美联储对联邦基金利率(FFR)目标的设定,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利率,也是美国经济体系中基准利率,广泛影响着美国经济的借贷成本、资产价格、汇率变动。美联储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来实现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应调节。

中国央行眼花缭乱的货币政策工具,你真的懂吗?

而在中国,没有一个类似于联邦基金利率一样的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利率,因而中国央行也没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货币供应。

中国央行通常是利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而不同的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传导机制也不透明。因而,要理解中国央行的某项政策要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真的是件困难的事!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制定者来会经常使用一些新的政策工具,或淘汰一些旧的政策工具,对经济和货币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这会让市场人士更难“读懂”中国央行。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央行,全称为中国人民币银行(PBOC),和发达经济体一样,主要职责是通过货币政策的管理和调整来维持物价稳定并促经济增长。在央行的“货币政策管理包”中,有不同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其目的。

在中国央行的官网上,例举了七种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为:

中国央行眼花缭乱的货币政策工具,你真的懂吗?

1.公开市场业务(OMO

这一点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是主要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回购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是中国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则相反。

20131月,央行创立了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调节短期货币供应,操作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

2.存款准备金率(RRR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收缩货币供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扩张货币供应。

3.央行再贴现/再贷款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该工具具体政策针对性,中国央行利用它调整信贷结构。

再贷款指中国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该工具具有政策针对性,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这两种工具使用较少,使用范围有限,都在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4.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

中国央行控制着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银行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存贷款利率,如活期储蓄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年前贷款利率等),这影响着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

201510月,中国央行宣布取消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限制(允许在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上浮),不过实际上,存款利率仍然存在窗口指导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软性管制。大部分区域的存款利率上限是基准的1.5倍,各地央行执行起来仍有差异。

随着中国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中国央行设定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被取消,因而其重要性也在逐渐下降。

5.常被借贷便利(SLF

2013年,中国央行学习西方央行的管理经验,创立了“常被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SLF是中国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6.中期借贷便利(MLF

20149月,中国央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期限通常为3个月至1年,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中期借贷便利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20186月,中国央行决定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7. 抵押补充贷款(PSL

20142月,中国央行创立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该政策工具有政策针对性。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农业、小企业)和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

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期限一般是3-5年。抵押补充贷款主要是面向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演变

在过去,中国央行通常都是关注管理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数量,控制着商业银行放贷的额度。

而在2018年,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明显的改变,不再设定这些具体的“数量化”的目标。现在,中国正在模仿美联储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试图创立中国的“利率走廊”。

利率走廊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流动性(货币供应)引导短期市场利率接近目标政策利率,并将短期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控制在一定操作区间的机制。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试图构建的“利率走廊”下限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上限为“常被借贷便利”,而隔夜 SHIBOR 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通常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目前,中国的利率走廊机制仍在构建的过程中。

中国央行与人民币

中国央行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除了管理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中国央行还通过人民币一篮子汇率指数来引导人民币的走向。

目前已有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

中国央行还可以调节人民币的中间价报价,来引导人民币走势。

中国央行还管理着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并可以利用外储买卖来干预人民币汇率。


版权说明

本文标题:中国央行眼花缭乱的货币政策工具,你真的懂吗?,收录于FW融语财经:市场观点栏目,由作者注册账号自主在后台发布,本站仅作为展示平台。文章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与本站无关,请读者理性甄别信息是否有效,若内容中存在任何侵权、不实和违规信息,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及时清理!